(我院门诊2021年5月21日)心电图:窦性心律,电轴左偏,ST段轻度异常。
腹部彩超:肝脏多发占位,胆囊多发性结石。
上腹部MR平扫+增强:肝S4、S5段病变,考虑胆管细胞癌可能并肝内多发转移,门静脉左支受侵;2.胆囊多发结石。
1.肝恶性肿瘤
原发性肝癌?肝胆管细胞癌?肝转移瘤?门静脉受侵双肺转移:肝S4、S5段病变,考虑胆管细胞癌可能并肝内多发转移,门静脉左支受侵;
2.胆囊多发结石;
3.双肺多发结节,考虑转移
病理检验 肉眼所见:(肝脏包块)灰粉色条索状组织三条,长1.5cm至1.8cm。
(肝脏包块)送检少许穿刺组织显示,中-低分化腺癌,考虑胰胆管来源,请结合临床。
免疫组化结果显示:AFP(-)CD34(血管+),CEA(-)CK19(+)CK7(+)CK8/18(部分+).HEP-1(-)。
EBER-ISH原位杂交结果显示:EBER-ISH(+)
1、 该患者报告单中β-HCG 引起了报告审核人员的注意,β-HCG 4393IU/L, 首先按照标本复查流程进行复查;标本复核:标本性状良好,未见纤维丝、凝块、溶血等异常;仪器状态:仪器状态良好, 未见报警;质控状态:该项目室内质控在控,移动均值实时显示该项目无总体偏高;
2、复测:为避免血样抽错,与临床沟通后重新采血复检,检查结果为4382IUl/L,结果偏倚符合标本复查偏倚要求。
根据报告单结果分析:GGT、TB 、DB、ALP结果均提示患者胆道梗阻,肿瘤标志物ca199.ca50异常升高. 与上腹部MR平扫结果保持一致。但β-HCG结果出现异常增高,莫非是肿瘤转移到生殖系统?为此特申请了全腹CT+增强,结果显示胰腺大小形态及密度正常,未见局灶性密度异常及异常强化。胆囊大小形态正常,右上腹腹膜增厚,右上腹可见多发结卫影,较大者约为0.8cmX1.2cm,增强后门静脉左支分界不清,肝内可见多发类圆形低密度影,边界清,态及密度正常,双侧肾脏对称,大小及形态正常,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。双侧附件正常,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。膀胱充盈良好,壁光滑无增厚。肠管未见明显异常狭窄及扩张,肠壁未见明显增厚。盆腔内可见液性低密度影。腹膜后未见明显肿大的淋巴结,盆壁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。且患者没有阴道出血等症状,临床医生不考虑肿瘤有转移到盆腔的可能。
根据病理诊断结果:中-低分化腺癌,考虑胰胆管来源。由于患者年龄偏大,尊重患者的角度,没有做宫颈刮片的病理检查。但是对于82岁的患者胰胆管癌伴有有β-HCG的大幅度升高实属罕见。具体分析如下:
1、β-HCG可以存在异位分泌,尤其是肿瘤细胞可以分泌一定程度的β-HCG。临床发现 ,卵巢 、宫颈 、子宫内膜 、胰腺、胃、肺 、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中 hCG均升高,hCG 的 a、B亚单位 ,完整分子的组装及糖基化由不同基因所编码和调控 ,在形成恶性肿瘤过程中常包括这些基因的突变 ,从而导致不完整hCG分子的形成 。最新研究却发现 ,在 15个细胞系体外培养的培养液中检测到 B—cf-hCG,证明其直接由癌细胞产生 ,而不是 hCG和B-hCG的代谢产物。[1]
2、CK7(+)CK19(+)是人体肝脏中卵圆细胞或肝脏干细胞的高表达标志物,被广泛应用于胆管细胞标记。CK7(+)主要表达于炎症区域的病变胆管上皮细胞和淤胆肝细胞CK19(+)主要表达于炎症部位的胆管上皮细胞。[2]
3、Shima Y, Yabushita K研究证实患者在切除肿瘤的免疫组化显示癌巢内存在hcg阳性细胞,认为肝内胆管癌产生HCG并分泌到血液中。[3]
β-HCG(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)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,宫外孕的早期诊断主要是检测血HCG(绒毛膜促性腺激素)。正常人β-HCG 人绒膜促性腺激素含量约为0-3mIU/ml,主要用于妊娠的早期检测和监测,与其他参数联合用于21三体(唐氏综合症)的风险评估。在肿瘤学上用于滋养层疾病患者的管理,检测和监控产生hCG的卵巢,胎盘或睾丸源性肿瘤细胞。检测结果的异常升高则提示绒毛膜癌、葡萄胎或多胎妊娠可能。
但是与妊娠无关的hCG浓度升高还可见于生殖细胞、卵巢、膀胱、胰腺、胃、肺和肝脏肿瘤病人。肿瘤细胞存在HCG的异位分泌。本例中HCG的异常增高考虑为肝内胆管细胞癌产生并分泌入血。
β-HCG临床上尤其老年患者中出现异常增高,由于患者年龄较大,所患疾病较多,检验科工作人员从检验角度经过分析和思考,积极与临床沟通为临床解决疑惑。
精准医学正需要这种多学科之间的协助,才能共同解决更多的问题。检验实验室设备自动化技术日趋成熟,检验科的各项工作对仪器及软件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大。辅助仪器源源不断地为临床提供不同的检验数据。
大家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是: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价值如何体现?在未来的发展中,需要从检验结果中敏锐嗅察,异常数据背后可能的原因,并主动分析,进而提升检验数据附加值,这就需要检验人员在工作中用心发现,认真分析。本文通过真实案例来说明提升检验附加值的实现过程,
努力学习知识,勇于探索未知领域,不懂就要借助文献,查阅资料,力求做有温度的检验人。彰显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。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应主动学习临床医学和检验医学的专业知识,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工作能力,积极与临床沟通交流,协助临床做出正确、全面的诊断。
参考文献
[1] 邢艳 .hCG及其受体与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2年第29卷第 4期205-207
[2] 石亚星.CK7 CK19在238例肝穿组织的表达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.41(4):103-110
[3] Shima Y, Yabushita K .HCG-producing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Gan No Rinsho. 1986 Nov;32(14):1867-71.
文章作者:青海红十字医院检验科 冯彩滑 王有秀
编辑: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