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一百一十一期】基层检验网形态学培训

发布于 2023-05-19 17:19:33

【第一百一十一期】基层检验网形态学培训

每周一次,每次几张,只要您坚持来,抽出几分钟的时间,相信您的识图能力会不知不觉的提升哦

门诊患者,男,24 岁。因“黑便、乏力两周”入院,发病前曾有牙龈疼痛、发热,最高体温 38°C。血常规结果如下:

1、箭头所指最可能为什么细胞?(外周血,瑞氏染色 10×100)

答案:细胞 A:原始单核细胞

细胞 B:原始粒细胞

解析:无

2、箭头所指最可能为什么细胞?(骨髓,瑞氏染色 10×100)

案:细胞 A:原始单核细胞

细胞 B:原始粒细胞

解析:无

3、箭头所指最可能为什么细胞?(骨髓,瑞氏染色 10×100)

答案: 细胞 A:原始单核细胞

细胞 B:幼稚单核细胞

解析:无

4、箭头所指最可能为什么细胞?(骨髓,瑞氏染色 10×100)

答案细胞 A:嗜酸性粒细胞

细胞 B:异常嗜酸性粒细胞

解析:无

5、根据以上信息,该病人最可能诊断是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答案:AML-M4Eo

解析:形态学要点:

原始粒细胞:胞体直径 10-18um,圆形或椭圆形;胞核圆形或椭圆形,染色质呈细颗粒状,均匀平坦如薄沙,核仁 2~5 个,清楚易见,淡蓝色或无色;胞质量少,浅蓝色,无颗粒(Ⅱ型有少量颗粒)

原始单核细胞:胞体较大,可有伪足或规则;胞质较多,灰蓝色不透明,毛玻璃样,无颗粒;胞核圆形或不规则,常见扭曲凹陷折叠,染色质细致疏松呈细网状,常见 1 个清晰核仁,常有瘤状突起。

幼稚单核细胞:胞体较大,可有伪足或规则;胞质较多,灰蓝色不透明,毛玻璃样,可见细小紫红色颗粒;胞核常不规则,常见扭曲凹陷折叠,染色质有聚集但仍疏松呈网状,核仁不清晰。

双染性嗜酸性粒细胞:嗜酸性粒细胞受刺激后产生,其颗粒与正常的嗜酸颗粒大小相近,染色为棕黑色或者紫黑色。CE 染色为阴性,电镜证实不是嗜碱颗粒。

异常嗜酸性粒细胞:主要表现为中、晚幼嗜酸粒细胞中,颗粒粗大不均且不成熟,染色呈紫红、紫黑甚至黑色且密集。POX、CE 染色为强阳性。主要见于 AML-M4EO,伴随基因为 CBFβ/MYH11。在 AML1/ETO 阳性 AML,CML 特别是加速、急变,PGDFa/p、FGFR1 等染色体或基因改变中也会出现

免责声明:基层检验网订阅号是一个提供学习讨论、资讯阅读、交流分享为一体的网络公益平台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。

感谢:重医大附一院检验科及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提供的内容。

0 条评论

发布
问题

联系
客服

扫码联系客服